top of page
求助資源-政府機關
man-2734073_640.jpg

認識替代性創傷

替代性創傷是指,雖然並沒有親身經歷災難/疾病,也非受難者/確診者的重要他人,但透過聆聽事件經過、觀看事件相關畫面、陪伴受難者/確診者或親友,對受難者/確診者產生高度同理心,使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,彷彿感到身歷其境一般,經驗到自己本來不會出現的創傷反應。

可參考上週我們曾介紹過的各種放鬆法或呼吸法,來舒緩緊繃的身心。

mask-5008653_640.jpg

壓力紓解與緊急減壓的介入方式

第一線人員暴露在生死邊緣,也可能情感過度投入。雖然新冠感染以輕症居多,但仍有相當的比率會成為重症甚至插管,使醫護產生挫折感。個案也因為感染隔離,家屬無法在身邊,國外已有許多例子,患者過世時沒有家人在旁,只有醫療人員陪伴,醫療人員因此容易投射家屬或患者的角色,感同身受。

因此提供給第一線醫護人員5建議「休、停、活、支、意」...

covid-19-6364174_640.png

第一線防疫人員去標籤化

民眾對於此時的第一線防疫人員,尤其是醫療人員,抱持著既需要但又防範的矛盾態度。一方面,健康照護及進行篩檢的需求大增,這些都仰賴醫療人員的專業協助。

但另一方面,醫療場域本就有比較高風險接觸到感染者,醫護人員也自然會被歸類到相對高風險之群,連同其家人都可能受到特殊對待。

要減少這樣的情形我們應該要…

adult-2179093_640.jpg

如何度過疫情期間的焦慮情緒

新型冠狀病毒尚未緩和的疫情,防疫仍三級,某些行業微解封,人流增加;自己的第一線防疫工作仍需維繫,越來越多的風險變動帶來焦慮。仔細想想,病毒需要人與人同處一個空間、接觸作為媒介才能傳染,但焦慮和恐慌透過網路散播就可以無遠弗屆。除了自我防護仍不可放鬆外,持續的壓力帶來的焦慮,仍需撐下去。

corona-4983569_640.jpg

針對確診者的心理健康衛教

自疫情爆發至今,我國確診病例早已超過一萬人以上,雖然有很多患者已治癒並解除隔離,但也有不少患者不幸往生。患者從得知確診診斷那一刻起,就開始面臨龐大的壓力,每一個確診者的心中總是充滿疑問。

確診病患如何能做好身心調適,精神科醫師提供以下幾點給大家參考...

doctor-5898771_640_edited.jpg

接觸確診者後常見的壓力反應

第一線防疫人員在協助防疫工作時,隨時隨地都得將自己曝露在感染高風險環境中...

但是請記得『你好,被你服務的人才好』,一定要先照護好自己的身心哦!下班進行自己習慣的身心紓壓活動;真的壓力難以承受一定要找同事、主管談談;該暫停時也得休息~

face-masks-6082084_640.jpg

面臨疫情壓力與自殺的關係

本次疫情來勢洶洶,面對網路訊息時刻刷新,如果長期接收帶有負面情緒的大量訊息,其實容易逐漸累積心理的負擔並且產生持續的慢性壓力,而釀成失眠、緊張、焦慮,憤怒與憂鬱等問題。

非常時期,該如何調適自己的身心狀態?

104417250_3007518675963243_1405512063259

如何重獲能量

從2019年底延續至今的COVID-19,疫情大大影響了世界。不知道疫情何時可以結束,這種無法確定的不安感也蔓延在生活中。【我現在可以出門嗎?】【如果看電影確診了會被家人責備嗎? 】...

101540487_2957332214315223_5356709342152

關心Covid-19確診者的心理健康

【英國精神病學教授提醒:需要關注肺炎確診病人的精神健康】
Covid-19目前已經在全世界造成大規模的流行性傳染,但目前都還沒有疫苗與專門治療的藥劑開發,我們對這個疾病也還在研...

%E5%8A%A9%E4%BA%BA%E8%80%85%E7%9A%84%E5%

助人者常見的壓力反應

看到災難的人,就某種程度而言都是受難者,因此助人者也會有情緒及壓力反應,是需要照顧及關懷的。
助人者在災難後出現的反應通常是短暫的,#大約6週到3個月...

bottom of page